自上一次季度報告發布以來,國際市場價格曾兩次嘗試向上突破,然而每一次嘗試均被大量的商業賣盤打壓。2017年4季度市場曾出現幾個支撐因素:基金訂貨流、天氣阻礙、強勁的乙醇市場、良好的目的地采購以及以原油為主的外圍市場的支撐。隨著大部分支撐被消化,市場情緒變得愈加利空。我們是否已經進入“熊市”,后市是否還有其他力量進一步推動供求關系?
全球供需格局前瞻(一)
由于印度、泰國、黑海地區和美國產量勁增,預計2017/18年度全球食糖產量將達到1.712億噸。17年4季度和18年1月份巴西中南部天氣理想,現階段看18/19年度巴西甘蔗供應風險有限,不過接下來3-6個月的天氣也十分關鍵。
2017/18年度全球糖產量較2016/17年度增加1340萬噸,創紀錄的增產幅度主要來自于巴西中南部、美國和俄羅斯產量創新高,以及泰國和印度產量同比增幅創紀錄。
盡管2018/19年度巴西中南部甘蔗老化,但良好的降雨令產量前景看似未受影響。但不能排除2/3月份天氣干燥以及6/7月份霜凍或甘蔗開花對老化甘蔗可能產生的影響。
初步預計2018/19年度全國主要產糖國改種其他作物的糖料種植面積不多,今年3月底-5月初將可以對種植面積變化趨勢進行確認。
17/18及18/19年度全球食糖產量將觸及記錄高位,且17/18年度的產量仍有上調空間(150-200萬噸)。

全球食糖產量
全球供需格局前瞻(二)
預計17/18及18/19年度全球糖市將累計出現1500萬噸的供應過剩。過剩主要來自歐盟、印度、泰國、黑海,甚至可能出現在供應不確定性較大的巴西中南部。食糖對健康的負面影響抑制消費增長,預計消費增長率較歷史水平下滑0.3-0.5%,至2%。
15/16及16/17年度全球供應缺口總計約900萬噸,預計17/18年度全球過剩900萬噸,并且仍有上調風險。
預計18/19年度全球供應過剩600萬噸,但過剩量在后期上調或下修均有可能(印度/泰國可能令過剩增加200萬噸,巴西中南部可能導致過剩下調200萬噸)。
17/18和18/19連續兩年的供應過剩或導致全球庫存超越14/15年度創下的記錄高位。
由于巴西糖的幾個出口目的地逐漸建立庫存,全球進口需求成為關鍵問題。
由于歐洲、黑海地區和美國缺乏進口需求,印度從18年4季度起過剩滋生,全球貿易流中將出現預料之外的買家。

全球供需變化(千噸)與國際糖價走勢圖(美分/磅)
巴西中南部18/19年度甘蔗供應量、糖醇比和能源市場前景對后期市場變化影響十分關鍵:在糖價下跌的背景下,巴西乙醇生產能在多大程度上消化食糖過剩?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歐盟在取消配額后的新出口目的地以及其對白糖溢價的影響:在目前的價格和價差下,精煉廠能否出現意外的需求?
巴西中南部:18/19榨季產量可以降至多低?

18/19榨季巴西中南部產量分析
乙醇折價高出糖價400點,關注2-3季度的乙醇/原糖價差。

乙醇(BMF)v.s 原糖價格走勢圖(美分/磅)
乙醇價格走勢季節性明顯,通常在間種期至壓榨初期驟降。

乙醇月度均價
乙醇折價顯示,中南部糖廠在2-3季度生產乙醇比產糖的利潤高出15-20個點左右。
糖廠是否會最大化生產乙醇值得關注。15/16榨季糖價較乙醇折價低100-150個點,天氣原因(降雨)將甘蔗制糖比打壓至40.3%。
預計18/19榨季中南部的甘蔗供應量約為5.85-5.95億噸,在最大化生產乙醇的情況下,預計糖廠仍然能夠產出3100萬噸糖。
若要讓糖廠最大化生產乙醇,需要糖價在至少2季度之前都保持低于乙醇折價,天氣仍然起著關鍵作用。
熱線: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