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制糖期是中國糖業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制糖期和轉型期,主要是因為國家方針政策基本確定,其次是制糖企業也進入轉型升級期。對于中國糖業發展有自己的感想和體會,總結起來有8個字,是高興,困惑,郁悶,欣慰,拿出來簡單和大家分享。
首先是高興,16/17全國產銷工作會議之后,根據國務院宏觀調控精神和行業發展情況以及食糖產銷形勢預期,協會秘書處確定三大目標:控進口,打擊走私,調結構;全力做好食糖貿易保障相關工作;爭取實現全行業盈利,爭取解決拖欠農民糖料款,為糖業健康發展打好基礎。
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在國家有關部委、各級地方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5月22日實施了食糖保障措施。既定“三大”工作目標基本實現。目標價格管理體系是下一個努力目標,一旦實現,有利于實現糖業健康穩定發展。有一點遺憾的是部分歷年糖料款沒有付清。
困惑在于,今年期貨市場大幅波動,尤其是實現食糖保障措施之后,鄭糖價格大幅下跌,甚至跌破6000元。今年國家加強調控政策,確保糖業保供、穩價。但是,始終存在部分企業在相對低庫存的情況下,降價銷售,造成對食糖價格有一定沖擊。2017年,糖業實現進口自律,進口糖同比大量減少,走私同樣減少。銷區調研情況發現,消費沒有出問題,庫存同樣如此。但是,食糖價格不漲反跌,對于這樣的現象存在困惑。
郁悶在于,去年同期桂林會議上,感覺存在濃濃的浮躁氛圍,特別提醒大家,特別要求制糖企業不要把價格賣的太高,要求大家腳踏實地,順價銷糖,給流通企業留點余地。可是,有的制糖企業賣7000就想到賣8000,浮躁了。當期貨價格下跌時,又緊追下調銷售價格,又慌了。
欣慰方面,今年后期通過努力,大家對于儲備糖投放各種疑慮下,最終投放價格6500,能投放就投放,不能投放就不投放,大家心情恢復穩定,現貨價格沒有受到虛擬經濟太大沖擊。
對于廣西適時開榨問題。甘蔗和甜菜,按照北方來說如果沒大霜凍,甜菜糖11月1日開榨最合適。南方,甘蔗生長期春節是糖分最好時期。但是,如果甘蔗、甜菜多了,就需要提前開榨。糖分增加1點,多收入600元。糖料不多,可以適時開榨,有利于高糖高榨,增加收入。
對于行業的降本增效,計劃用5年時間,從2018年—2022年實現全國農民增收300元,制糖企業降成本300元,農民的糖料價格不提升,農民增收的300元由制糖企業來完成實現。
食糖市場穩定,意義重大。國家希望未來幾年,糖業發展需要相對穩定市場,有相對穩定的食糖價格區間。希望制糖企業理解黨的用心良苦和出臺政策的目的,堅持相信政府,有能力用中國方式和智慧,保障糖業穩定發展。
17/18制糖期產銷預期情況,按昨天的數據估產992.72萬噸,廣西最多增50,云南增6-7萬噸,廣東增13-14萬噸,內蒙僅增3萬噸,黑龍江增至7.5萬噸,海南增加,所以,預計17/18制糖期全國產量1020萬噸。
未來食糖行業工作,要保持食糖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保證食糖健康穩定發展。對于新榨季要求,制糖企業要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精神,穩定糖價在6500左右,希望大家務必做到。有些制糖企業,今年賺錢,但最高成本12600多元,最低成本的5千多,全國平均成本6300-6400,差距巨大,所以企業一定要努力,用五年時間轉型升級。
對于原糖加工企業,今年來說,全行業顧全大局,識大體,已經實施三年行業自律,給加工企業由虧損到賺錢,由加工的進口糖無序到有序可控,進口量減少。加工廠識大體顧大局,應戴大紅花。但應該指出,產能也多,希望生產一部分,把設備也轉型升級,生產高端糖,滿足國內和國際需要。
還是一句話,該買買,該賣賣。但現在商家變化,無蓄水池,蓄水池都放在加工廠和制糖企業。就市場份額而言,商家需有憂患意識。
后期會就供求平衡等,提出政策建議,向有關部委匯報。要做好明年行業自律工作,在12月將開會研究。隨時掌握好所有的走私、販私、用私線索,請大家及時提供線索,及時提交產量等變化。
熱線: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