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本應到來的春節采購遲遲未啟動,1月初的價格重挫更是使本就不旺的采購需求雪上加霜,在價格重回四字頭的背景下,新年消費又會呈現怎樣的走勢?讓我們從國際和國內、產區和銷區兩方面來看。
一、國際市場消費情況
1、出口市場:巴西余糖不多 印度不到出口價位
巴西外貿部數據顯示,12月份巴西食糖出口量從11月份的184萬噸增加到198萬噸,基本與去年同期相當,意味著10月18日桑托斯港口大火中受損嚴重的Copersucar集團出口并未受到太大影響。但是巴西糖廠已經基本收榨,后期出口量或有所減少,據聞13/14年度產糖僅余100萬噸左右尚未出口。
印度方面,印度糖廠傳統上多生產白糖,但隨著全球糖供應過剩,白糖的出口難度增加,亞洲和非洲地區的糖精煉產能擴張為印度增加原糖出口量提供了良機。另一方面,政府很可能為糖廠提供金融支持以完成對農戶的資金支付義務,令印度得以增加原糖出口量,進而導致巴西和泰國等主要原糖出口國面臨更多的競爭。但因國際糖價下滑,且盧比匯率走高,目前價位并不適合印度產商出口。
2、進口市場:印尼和中國仍是主要買家
最近印尼發放了2013年12月-2014年4月期間進口80萬噸原糖的許可,該批糖是2014年印尼進口總量的一部分。據掌握的情況,12月份印尼原糖庫存已處于非常低的水平,而12月至今年年初期間市場對白糖的需求量又相對較大,促使政府發放原糖進口許可,不過目前還很難判斷2014年印尼的進口原糖總量,急于出口的印度可能自印尼尋獲原糖買家。
另一方面,國際糖價連創新低也激發了中國買家的采購熱情,雖然10月中旬的巴西大火導致約兩艘目的地是中國的糖船未能發出,但不久便有新的采購補上,據傳12月份中國進口糖數量仍將保持在40-50萬噸的高位,今年一季度可能也有60萬噸以上的巴西糖到港。但巴西陳糖已經不多,新糖大概5月份才會上市,一季度到中國的發運量應該不大。
二、國內市場消費情況
1、產區銷售情況
①來賓、南寧銷售積極 崇左庫存壓力較大
從截至12月底四大產糖市的銷售進度來看,來賓和南寧地區的產銷率接近80%,大幅超過柳州和崇左。柳州由于開榨較晚,新糖銷售進度偏慢可以理解,鳳糖集團的產銷率僅為40%左右。但最大產糖市崇左的銷售進度確實稍顯緩慢,截至12月底崇左地區糖產量同比減少5萬噸左右,銷量減少幅度更大,達到約12萬噸,東亞集團的產銷率僅超20%。南寧地區產糖量和銷糖量同比分別增加6萬噸和9萬噸左右,產銷率也提高約11個百分點。其中開榨最早的南糖集團產銷率超過90%,農墾集團的產銷率接近100%,但南華集團的產銷率不到40%。
②春節備貨期廣西食糖鐵路外運數據表現亮眼
雖然鐵路運費上調對廣西食糖鐵路外運造成了重大打擊,2013年廣西食糖鐵路外運量僅為154.5萬噸,同比減少74.4萬噸,減幅達32.38%。但是12月份廣西食糖鐵路外運量達17.1萬噸,與上月相比增運10.5萬噸,增幅達到159.09%,多少顯示出春節備貨對食糖消費的拉動作用。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外運量出現16萬噸的大幅衰減,還是說明今年的備貨力度不及往年,往年12月份一般都是廣西食糖鐵路外運量創高位的時候,歷史來看外運量幾乎都在30萬噸左右。從2013年的外運總量數據來看,武漢、上海、鄭州和廣州為幾乎包辦了全部外運份額。
2、銷區采購情況
①需求啟動晚持續時間短
12月份全國單月產糖229.78萬噸,同比減少11.96萬噸;銷糖123.97萬噸,同比減少43.68萬噸,12月份的單月銷糖量在歷年均值128.68萬噸以下,價格下行區間的采購保守心態是造成銷量銳減的主要原因。春節備貨應該來說12月中下旬才有所啟動,圣誕、元旦接連來臨促進終端產品迎來銷售小高峰,帶動華中、華北等地的現貨銷量提高,但廣西主產區表示現貨銷售依然平淡,仍未有明顯的春節備貨啟動跡象。而且隨著元旦之后現貨價格的大幅下挫,銷區需求再度陷入觀望局面,剛開始不久的采購勢頭迅速結束。
②銷區價格現四字頭 采購需求陷入停滯
年前正是糖廠急需回款的時候,銀行、職工和蔗農都等錢過年。元旦假期之后糖廠銷售心態急劇轉變,銷售價格大幅松動,一周之內廣西現貨價格下調幅度達200-300元,報4710-4820元。由于產區價格的突然下挫,以西部地區的成都,華東地區的寧波、義烏、溫州,華北地區的北京、天津、廊坊以及華南地區的廣州、福州、晉江為代表,銷區價格時隔四年再次出現四字頭,不同的是四年前是從四字頭漲上去,這次是跌回四字頭,目前現貨價格還保持在5000元以上的只有華中、中原和東北地區。春節備貨一般春節前半個月結束,目前采購已經進入尾聲,加上現貨價格開始“拼跌”,現貨市場需求一度陷入停滯狀態,如非必要基本都暫停采購,等待價格企穩后再做計劃。現貨市場價格也非常混亂,供應嚴重大于需求,產區的銷售積極和銷區的反應冷淡形成鮮明對比。
3、下游走量情況:需求不夠旺 生產入尾聲
圣誕為今年的年貨銷售來了個“熱身”,有些糖果盡管并非巧克力品牌,但依然受益于圣誕節,令原本冷清的糖果市場出現首波銷售高潮。但受今年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影響,圣誕以前糖果的銷售情況慘淡,不但大品牌銷售與往年持平幾無增長,小品牌甚至出現銷量下跌的情況,大多數糖果品牌的團購量下跌了三四成。雖然元旦之后才正式進入“年糖”銷售旺季,但同時糖果行業已經提前結束生產,飲料行業也在做最后的沖刺,預計1月10日前后逐漸下調產能,至1月15日基本進入尾聲。
三、總結
12月份的產銷數據不理想應該來說是導致價格重挫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來看隨著下游生產廠家的提前停工,1月份的銷量可能也不會有太大幅度的提高。而春節期間糖廠仍將繼續生產,雖然部分地區表示春節備貨有所啟動,但整體而言需求拉動力不足,而且春節前到的糖,現在最多也就還有一個禮拜左右的銷售時間,因此1月份估計仍將是供應大大超過需求的月份。尤其是目前業內悲觀情緒蔓延,對節后行情更不看好,即使目前價格已處四年低位,仍然難以激發采購熱情。
GSMN聲明:此文章為特約撰稿人提供,本網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業界資訊,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未經廣西糖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0772--3023699聯系;經許可后轉載務必請注明出處,并添加源鏈接,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熱線: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