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昆明,春光和熙,由云南省糖業協會、廣西糖業協會、廣東省糖業協會主辦、沐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年中國食糖市場形勢分析會》于4月23-25日在昆明翠湖賓館成功舉辦。國家有關部委職能部門領導蒞臨調研,中國糖業協會、廣西區、云南省、廣東省發改委、工信廳、農業廳等職能部門領導出席會議,全國主產省區糖業協會負責人、產業代表共230人參會,場外人員超300人,現場交流氛圍熱烈。

會議現場
會議聚焦全球食糖市場格局、中國產銷形勢、氣候影響及流通變革四大核心議題。中國糖業協會副理事長鐘金傳在《中國食糖產銷形勢》報告中本榨季國內食糖產量趨穩,消費結構、消費業態升級推動供需格局調整,并傳達出對國家依法管控非關稅進口糖源的堅定信心。

中國糖業協會副理事長鐘金傳
云南省農科院甘蔗研究所所長郭家文在《中國糖料科技發展趨勢》中強調,甘蔗品種改良與機械化生產將成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路徑,并對多年改良的一些優秀品種的生產實踐作了著重介紹。

云南省農科院甘蔗研究所所長郭家文
國際視角方面,路易達孚糖部交易員劉大器解析《全球食糖市場展望》,指出地緣政治與能源價格聯動對糖價的深遠影響;科弗里格分析咨詢公司創始人Claudiu Covrig博士以《印度和巴西對全球食糖市場的影響》為題,深入剖析兩大主產國的政策與產量波動對貿易流的沖擊,提出了下榨季全球食糖有可能會趨于供應過剩的研究觀點;泰王國甘蔗與白糖委員會副秘書長薩瑪·諾汪則分享了《泰國糖業的產銷情況與發展趨勢》,基于目前種植期木薯與于甘蔗的比價關系,可能牽動甘蔗下榨季的種植變化。資深白糖分析師崔仕嵬從中央一號文件出發,就新環境下中國糖業供需格局變化,從成本利潤的角度進行了分析,認為國內白糖價格將強于國際原糖價格,提出了“買內拋外”的策略建議。中國氣象局首席專家毛留喜博士在《2025年甘蔗生產氣候分析與預測》中預警,目前氣象指標處于轉向于拉尼娜方向初期,頻發的氣候災害可能對主產區種植周期帶來挑戰,呼吁行業強化防災預案。

路易達孚糖部交易員劉大器

科弗里格分析咨詢公司創始人Claudiu Covrig博士

泰王國甘蔗與白糖委員會副秘書長薩瑪·諾汪

北京淡水貿易有限公司崔仕嵬

中國氣象局首席專家毛留喜博士
針對流通格局新變化,大會舉辦《2025年食糖流通變化與風險管理》專題會議。沐甜科技CEO黃汝軍提出在經濟大周期和食糖價格周期里,充分利用套保工具對食糖價格風險進行管理的建議;廣東糖業協會理事長劉漢德在報告中指出食糖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并依據企業多年的一線實踐提出改進的方向;東糖集團市場總監李雪平從進口加工視角,依據平衡表剖析供給關系,分析國內供給彈性與平衡點。

沐甜科技CEO黃汝軍

廣東糖業協會理事長劉漢德

東糖集團市場總監李雪平
壓軸環節《聚勢謀變 共策新局——2024/25糖市后半季關鍵變量探析》匯聚產業鏈六方代表:貿易商(東方先導華旻)、國際機構(嘉利高陳麗妮)、制糖企業(英茂糖業艾琳)、終端用戶(曜能量飲料胡志清)、期貨公司(一德期貨李曉威)及金融機構(中信銀行佘林峰),就國際定價權爭奪、終端需求分化、金融工具應用等議題展開激辯,為行業應對不確定性提供多元思路。

圓桌論壇現場

云南糖業協會理事長鄧毅
最后,云南糖業協會理事長鄧毅進行會議總結:依據會議國內外專家報告觀點,下榨季全球糖業供應可能小幅過剩,但最終生產取決于自然條件和各國政策的變化,宏觀環境對食糖市場的影響權重在增大;全球庫存目前處于近年最低位,較低的價格已經刺激現貨需求的出現。依據國內各主產區協會的種植面積統計預測,下一榨季預計國內仍將增產但增幅有限。呼吁全行業共同推進甘蔗科技發展,為保障中國食糖的安全供應貢獻力量,為中國糖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鄧毅理事長代表組委會宣布:2026年中國食糖市場形勢分析會議將在廣東省舉行,歡迎大家到時與會,并祝本次會議嘉賓返程順利。
熱線: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