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關于海南自貿港封關的具體時間,經黨中央批準,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

王昌林還透露,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人流、物流、資金流和數據流4類要素進出更為便利,總計85個國家的人員可免簽入境海南。
在發布會上,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馮飛表示,目前海南自貿港建設已進入成型起勢、即將全島封關運作的新階段。所謂成型起勢的“型”,就是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已初步建立;“勢”,主要體現在5年來準備工作的成效和發展態勢上。一是開放力度越來越大。二是產業體系越來越優。三是發展環境越來越好。四是群眾獲得感越來越強。
馮飛稱,封關政策方面,已準備就緒。進口征稅商品目錄、禁限清單、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等政策和配套文件都已制定好。軟硬件條件方面,已全面完成。封關硬件設施已通過國家驗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關智慧監管平臺等信息系統也已建好。壓力測試演練方面,正壓茬推進。加緊“全流程、全要素、全覆蓋、大樣本、實戰化”壓力測試,確保既“放得開”也“管得住”。
馮飛同時表示,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標志性、基礎性工程,具有里程碑意義,當前的重中之重就是抓政策落實。即從增強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獲得感的角度“抓落實”,從制度集成創新角度“抓落實”,從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交匯點的角度“抓落實”。此外,海南將加快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建設“兩個基地”“兩個樞紐”“兩個網絡”,即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總部基地和境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總部基地,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和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區域門戶樞紐,國際經貿合作網絡和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網絡。
“封關后,海南自貿港政策將有三個方面的明顯變化”,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發布會上表示,一是零關稅商品的覆蓋面明顯提高,全島封關運作后,進口零關稅的商品將實行負面清單管理。零關稅商品范圍擴展至6600個。二是主體范圍擴大,將基本覆蓋全島有實際進口需求的各類企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三是政策限制條件進一步放寬。封關后,進口零關稅商品及其加工可以在島內主體間自由流動,免于補交進口稅收。
“(海南)封關運作,不僅預示著通關流程的便捷高效、市場環境的開放包容,更彰顯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鏗鏘步伐與堅定信念。”對于海南封關運作的積極意義,上海市高金研究院導師、經濟學家李青如是說。
展望未來,李青對記者表示,中國將以封關運作為新的起點,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一方面,中國將繼續深化市場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市場活力與社會創造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中國將積極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在開放的過程中,中國將更加注重創新驅動發展,加強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力度,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升級的加速進行。同時,中國也將積極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與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與問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崩钋嗾f。
熱線: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