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顆甜菜如何甜透興安盟?畝產4.4噸的豐收密碼藏不住了!
金秋時節,興安盟廣袤田野間處處洋溢著豐收的“甜蜜”氣息。收割機穿梭田間,一顆顆裹著清香泥土的甜菜裝進運輸車;加工車間里,機器轟鳴不停,雪白的白糖從生產線緩緩送出。2025年,全盟甜菜種植面積達8.51萬畝,預計產量32萬噸,最高畝產可達4.4噸。從田間地頭的翠浪翻涌到工廠車間的價值升級,從農戶手中的穩穩收益到產業振興的蓬勃動能,這顆小小的甜菜,正成為興安盟推動鄉村振興的“甜蜜引擎”。
科技賦能種出高產甜菜
去葉、起收、除泥……在突泉縣艷梁農業機械化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甜菜地里,40多臺套設備協同作業。隨著甜菜收獲機完成一系列收獲工序,一顆顆圓潤飽滿的甜菜順著輸送裝置“躍”入運輸車,短短幾分鐘就能裝滿半車。“今年天氣好,加上管理到位,甜菜長勢特別好!”合作社經理高國艷介紹說,“現在每天能采收300多畝,按這進度20天就能完成所有采收任務,畝產能突破4噸。”
這樣的高產成效,離不開科技的深度賦能。突泉縣作為興安盟甜菜種植的重要力量,以2.72萬畝種植面積為區域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因地制宜探索出科學的種植管理模式。在田間管理環節通過“無人機+人工”協同發力,無人機高效完成病蟲害監測、精準施肥,人工則針對復雜地塊和精細化管理需求進行精準補充,為甜菜生長全程提供堅實保障。在種植環節,無人駕駛拖拉機與甜菜移栽機搭配北斗衛星高精準導航技術,實現移栽行距、株距均勻一致,為甜菜后期生長和高產筑牢根基。此外,當地還專門舉辦甜菜單產提升技術培訓會,邀請專家圍繞選種、育苗、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答疑解惑,為甜菜高產穩產提供技術支撐。
土地托管保障農戶增收
“把地交給合作社托管種甜菜后,啥心不用操,從種植到采收全程機械化,每畝凈收入能達到900元。閑暇時我還在合作社開農機,一年下來能增收4萬多元!”村民景艷明蹲在田邊,看著剛采收的甜菜,算起了自家的“增收賬”。
艷梁合作社通過土地集中連片托管模式,把分散的小塊土地整合起來,既能充分發揮大型機械的優勢,又能統一運用土壤管理、水肥一體化等農技措施,不僅降低了種植成本,還顯著提高了甜菜畝產效益,推動傳統農業轉型。更讓農戶安心的是,合作社提前與企業簽訂協議,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讓種植戶的收益得到保障。“今年我們托管的5600畝甜菜,全部是訂單農業,從育苗移栽到起收送廠,全部由合作社負責,每噸甜菜收購價640元,為農戶吃下‘定心丸’。”高國艷說。目前,合作社常年雇傭30余名當地農民參與田間管理,從育苗移栽到后期管護,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人均年增收超2萬元,實現了“土地增效、農戶增收”的雙贏。
智慧加工帶動產業升級
田間采收如火如荼,車間加工也緊鑼密鼓。走進內蒙古荷豐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化生產車間,一顆顆甜菜經過洗滌、過濾、吸汁、蒸發、結晶等一系列生產工序,變身為一袋袋雪白蓬松的白糖。車間里,工人只需輕點屏幕就能監控每道工序的參數,精準把控產品質量。“今年新增的元寶品牌白糖生產線剛調試完畢,你看這包裝多精致!”工作人員拿起一袋白糖展示,“這是我們和益海嘉里金龍魚集團合作的新產品,有了金龍魚的品牌加持,我們的白糖能更快走進全國各大超市,市場競爭力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作為全盟甜菜加工的龍頭企業,荷豐農業年加工甜菜能力達60萬噸,可產糖8萬多噸,產品涵蓋白砂糖、糖蜜、甜菜粕等。“今年甜菜收購量有望超去年的68萬噸,現在日加工量達5000噸以上,甜菜的總產值能達到5.3億!” 荷豐農業人事行政部經理劉玉秋信心滿滿。為保障原料供應,企業通過訂單農業把種植基地拓展至興安盟、呼倫貝爾市,以及吉林省、黑龍江省等地區,總面積達22萬畝,為整個榨季生產筑牢根基。不僅如此,興安盟各旗縣還立足自身優勢,推動甜菜產業升級。扎賚特旗創新推行合理密植技術,種植密度接近歐洲水平,搭配早播、抗病品種選育等措施,平均畝產較往年增加0.5噸;阿爾山市依托高海拔、高寒、晝夜溫差大的自然優勢,積極擴大種植面積。
截至目前,興安盟甜菜采收進度已完成10%,預計10月中旬可完成全部采收任務。從突泉縣的“田間豐收”到科右前旗的“車間增值”,再到各旗縣的“特色發展”,興安盟以“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為紐帶,串聯起甜菜種植、采收、加工的全產業鏈條。一顆顆小小的甜菜,不僅撐起了興安盟特色農業的“半邊天”,更成為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甜蜜引擎”,在金秋時節奏響了產業振興的動人樂章。
熱線: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