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評級與研究公司(India Ratings and Research)表示,北方邦甘蔗價格上漲將使糖廠成本增加8%,因此,糖和乙醇價格上漲對于維持利潤至關重要。
該公司表示,北方邦政府決定將2025-26榨季的甘蔗指導價格(SAP)提高每公擔30盧比,這可能會使該邦糖廠的生產成本上漲約8%,除非糖和乙醇價格上漲,否則將對糖廠的盈利能力造成壓力。
此舉將標準指導價提升至每公擔400盧比,此前該價格已凍結兩年。預計這將使占印度糖總產量35-40%的北方邦糖廠的生產成本增加每公斤2.5至3盧比。隨著舊庫存的消耗,其影響將從2026財年第四季度開始顯現。
評級與研究公司企業評級主管Khushbu Lakhotia表示:“盡管糖回收率和產量的可能改善將支撐2026榨季的收入,但這可能不足以抵消標準指導價上調對盈利能力的影響。因此,糖和乙醇價格的上漲對于維持EBITDA利潤率至關重要。”
盡管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納塔克邦等其他主要產糖邦的公平合理價格(FRP)上調了4.4%,達到每公擔355盧比,但北方邦的漲幅更大,預計將對整體生產成本產生更顯著的影響。
產量增長但供應過剩迫近
印度評級與研究公司預計,2026榨季印度糖的總產量將增至3,400-3,450萬噸,因降雨量增加和品種更替導致甘蔗品質和出糖率提高,去年產量為2,950萬噸。然而,如果乙醇替代率仍然有限,這一增長可能會造成大約200萬噸的可供出口的過剩。
盡管政府已允許在2026榨季中將至多500萬噸糖轉化為乙醇生產,但印度評級與研究公司預計,實際轉用量約為350萬噸,這和通過甘蔗生產29億公升乙醇的配額相符。預計國內糖消費量將穩定在2,850萬噸。
該機構表示,政府任何提高出口配額的決定對于管理可能出現的產量過剩和維持國內價格穩定至關重要。預計2025年糖均價為每公斤40盧比左右,將保持堅挺,但鑒于預期的產量過剩,價格上漲空間可能有限。
乙醇行業面臨價格壓力
報告中指出,盡管糖價已隨著成本上漲而上升,但以蔗汁和B級糖蜜等主要原料為原料的乙醇價格已連續兩年保持不變,擠壓了該行業的利潤空間。目前僅提高了以碳含量較高的糖蜜為原料的乙醇價格,但這種原料僅占乙醇配額的1%。
報告指出:“政府尚未公布2026榨季乙醇價格,但鑒于甘蔗成本上漲,如果乙醇價格沒有相應提高,將會影響該行業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
印度已接近實現20%的乙醇摻混目標,截止到2025年9月,摻混率已達19.2%。然而,由于缺乏提高摻混率的新路線圖,乙醇需求增長可能受到限制,導致暫時性供應過剩。
熱線: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