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近期人民幣貶值以及原糖現貨高升水的影響,根據沐甜科技9月29日的測算,當前以原糖10月合約計算的配額外巴西糖價進口達到6537元/噸,泰國糖成本更是高達6895元/噸,這使得盤面進口虧損達到了1000元/噸以上。這對于國內市場而言,屬于比較罕見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在疫情影響下傳統旺季消費受到壓制(6、7月表現最為明顯,8月消費則大幅改善),導致目前市場悲觀。另外,隨著內蒙古地區甜菜糖廠逐步開榨,市場對新糖供應增產(預期2022/23榨季全國糖產量從956萬噸恢復至1000萬噸以上)產生預期,也對現貨市場施壓,近期1月合約重重新貼水5月合約也反映了現貨層面的壓力。
圖1 全國月度工業銷量季節性(萬噸)
從資金博弈的角度看,根據鄭商所所發布的通知,自2022年9月29日結算時起,白糖的交易保證金從7%上調至10%,這對于已經浮虧的多頭資金顯得非常不利,短期浮盈的空頭資金也可以趁機連續打壓。但隨著節后保證金的釋放,短期通過資金面影響盤面的行為將結束,市場將更多回到供需的主導上。特別是目前市場預期未來防疫政策可能會產生調整,參考海外過去兩年食糖的消費變化,如果政策逐步放松,在經濟恢復的刺激下國內食糖的消費也將有所改觀。
回顧原糖從1974年至2021年48年的歷史,“國慶”期間不乏有大的行情。根據作者的統計,48年期間,十一前后上漲共33年,下跌14年,1年節日期間平盤收市,其上漲概率為68.8%,下跌概率29.2%。其中漲幅大于等于10%的年份有4次,上漲5-10%的年份有6次,上漲0-5%的年份為24次,下跌0-5%的年份為12次,下跌5-10%的年份有1次,下跌幅度大于10%的年份有1次。因此從統計的角度而言,國慶期間原糖易漲難跌。而這也與我們之前所討論的季節性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從歐洲糖市來看,目前歐洲地區糖價受到能源價格上升(天然氣短缺使得以天然氣作為能源的歐洲糖廠生產成本大幅增加)、需求旺盛和供應緊張(夏季炎熱少雨天氣導致減產)影響而持續上漲。截止上周末,西歐地區糖價超過1100歐元/噸,比年初上漲了超過86%。而對于供應更緊張的國家如意大利,當前的現貨價格已經達到了1240歐元/噸,已經遠超當前中國市場的糖價。
另外考慮到當前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層面存在大國博弈,國慶期間美元指數變化、俄烏戰爭升級以及原油價格波動都將對原糖價格產生影響,值得投資者注意。
綜上所述,雖然節前市場氛圍悲觀,但盤面更多的是磨底,這將考驗投資者的耐心,需要靜待時局的變化。
祝各位投資者節日快樂,未來有更好的收益!
熱線: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2682